js_thumb bannerPic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
-
早期亲子游戏中的儿童发展

早期亲子游戏中的儿童发展

  • 分类:儿童心理
  • 作者:葛磊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8-04 09:1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说起儿童发展,有很多不同的观念,目前常见的几种,大致如下: 1、孩子什么都不懂,我们成人必须教他们,由此延伸出来的是孩子必须听话。 2、孩子是有能力的,并且他们会自动发展成一个成人,我们不需要特别地去做些什么。 3、孩子出生时,带着最基本的一些能力,随后在与人的交往之中,慢慢发展出新的能力或者将原有的能力进行更细分的专业化。

早期亲子游戏中的儿童发展

【概要描述】说起儿童发展,有很多不同的观念,目前常见的几种,大致如下:
1、孩子什么都不懂,我们成人必须教他们,由此延伸出来的是孩子必须听话。
2、孩子是有能力的,并且他们会自动发展成一个成人,我们不需要特别地去做些什么。
3、孩子出生时,带着最基本的一些能力,随后在与人的交往之中,慢慢发展出新的能力或者将原有的能力进行更细分的专业化。

  • 分类:儿童心理
  • 作者:葛磊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8-04 09:10
  • 访问量:
详情

早期亲子游戏中的儿童发展(之一)

 

    儿童是否具备一定的能力?

 

    说起儿童发展,有很多不同的观念,目前常见的几种,大致如下:

 

    1、孩子什么都不懂,我们成人必须教他们,由此延伸出来的是孩子必须听话。

    2、孩子是有能力的,并且他们会自动发展成一个成人,我们不需要特别地去做些什么。

    3、孩子出生时,带着最基本的一些能力,随后在与人的交往之中,慢慢发展出新的能力或者将原有的能力进行更细分的专业化。

 

    随着心理科学及各种科技与科学的发展,在无伤害的情况下,对婴儿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成为可能,并且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取得了很多的发现。

 

    比如,婴儿具有基本的数理观,婴儿具有基本的善恶观。这些研究成果都一点点地撼动着对儿童能力发展这个课题中第一种观念的基石。婴儿并不是空白的,婴儿是被预置了一定的生存技能与策略,并已经具有了很多基本观念的。

 

    那么,具有这些基本能力的婴儿是否会自动成长为一个成人呢?尽管狼孩的故事一再被提起,但还是有父母会在一些时刻梦想孩子是可以自动成长的,这其中有着很多背景因素,比如父母自身的童年在与父母的情感连接方面的需求始终得不到足够的回应与满足,比如父母其他方面的生活遭遇一些挫折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孩子的发展需求,而内疚或羞愧又是那么沉重,以至于父母无法面对自己的无力,不得不寻找一些观点来为自己的行为作出掩饰。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可能使得父母们选择这一观点,而这一观念的持有恰恰有可能意味着父母在抚养孩子的方面需要帮助。

 

    显然,我是第三种观念的支持者。之所以先要进行这样的辨析,是因为我觉得需要先明确这个部分,然后才能再往前一步去讨论,我们如何在与孩子的交往之中去帮助他们发展他们的能力,因为这个“如何”又会再次涉及到这三种观点。

 

    好,既然我们都同意这一观念了,那么让我们来往前走一步。

 

    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能力?

 

    跟随孩子的感觉,同时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孩子能独立达到的水平与在父母或老师的指导下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区域),在与孩子的愉悦游戏中,敏感而随应地依据孩子的表现及发出的信号来进行互动性的游戏,在合适的时候增加一点点挑战性,耐心而欣赏地等待孩子发展出那些新能力或增强分化某些能力,在孩子受挫的时候给予支持,在关系断裂的时候主动修复,如此循环往复。

 

    为什么强调愉悦?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出人们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能够更好地去处理整合信息、更好地调动自身的各种资源,更好地对各个方面进行联系,在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都能够去更好地平衡。而很多对创伤心理的研究则表明,一个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人,即便他通过各种策略和努力使自己看起来还不错,但他内在的压力激素会使得他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同时会阻碍他对自身资源的调用,他必须把一部分精力和资源放在时刻检测的那个让他紧张焦虑的源头上。那么可想而知,当一个孩子在这种状态下,本来可以用来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的精力和资源就被那个焦虑源所占用了。这是强调愉悦的一个原因。

 

    那么,是否意味着不能让孩子感受负性情绪呢?

 

    如果父母总是焦虑孩子不够开心,也可能会形成一个怪圈:父母的焦虑成为孩子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焦虑源,于是孩子无法维持他自己的愉快,接着父母继续焦虑。

 

    对神经系统来说,不论是愉悦还是恐惧,都只是一种信号,它们分别提示给当事人的是:你现在面对的是对你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事物或环境,你需要在这个处境中如何去分配你的精力与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有着同等重要的价值。如果一个孩子的经验中只有正性情绪,而没有负性的经验,那么当他遭遇负性情绪时,他就会不知所措,就会采用他所了解的最最基本的一些方式来表达需求或安抚自己,比如婴儿般的哭闹,比如婴儿期的自慰(自慰行为并不表示当事人一定有性的欲望,这涉及到人类非常重要的复杂性,如果只能一一对应地看待事物,那基本上是在许许多多的误解与交流断裂中来来回回,无法建立起真实的人际连接)。

 

    要帮助孩子发展情商,也就是说所谓情绪智商,并不是一般认为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而是更为基础的面对与处置情绪的能力,无论对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任何超越了一定水平的情绪都可能造成神经系统的损伤,而承受的能力则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建立起来的。

 

    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否要制造一些挫折呢?

 

    啊~!这样提问的父母,大约还没有好好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或者,用张沛超老师的话来说,经历了却未曾经验。就是说,我们经历了很多,但一直没有机会去细细地感受这些经历,没有机会去整合这个经历中的各种信息,也就没有机会去整体地看待,有可能被一些部分(或者是过于激越的情绪或者是过于痛苦的情感)给局限了。

 

    比如,在那些奉信“棍棒之下出孝子”或者“不打不成器”的教条的父母,就没有能够整合自己小时候挨打时的疼痛与内心受伤的感觉、儿时及现在与父母关系的质量以及父母通过给自己以惩罚的方式来表达情感的这种扭曲,以及现在所取得的“功名”“利益”背后的孤独感。也就是说,如果把身体感受、情感连接与认知这三个方面的信息综合起来,是无法推导出“棍棒之下出孝子”或“不打不成器”这样的结论的,或者至少可以看到这样的结论是遮蔽了某些痛苦,而没有呈现这个经历的整体与全貌的。如此,可以看到有人信奉的原因很可能在于,他们被某些部分限制住了,只能局部地看待那些经历,否则他们会很痛,而目前他们还没有能力去承担这个痛,于是无意识地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回避这个痛。而这种限制,不单存在于他们对育儿的认知方面,同样可能出现在他们与他人的情感连接方面(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同事关系等等),也可能出现在他们与自己的身体感受方面。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就有可能去理解一些意外患病的情形,有时会听说某人意外发现自己患了某种躯体疾病的情形,意料之外的躯体疾病,这意味着当事人与自己的身体失去连接很久了。

 

    好像又跑题了,让我慢慢跑回来吧。

 

    前面这段其实想要说的是,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自然受挫的情形,单单如何因势利导地利用这些受挫的情形来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就已经很让父母费心了,哪里有必要去人为地制造挫折啊。

 

    自然的受挫情境,日常生活中随处随时可见。

 

    比如:小婴儿希望马上能喝奶,而妈妈正好在上厕所,那小婴儿就需要等待,而这些等待在一定月龄前的具有某种气质的小婴儿看来,根本就是生死攸关的。如果妈妈能够平静地接受小婴儿有可能感觉到被抛弃或觉得要饿死掉了而大声哭闹,妈妈不会将小婴儿的哭闹看作是自己的错误与失败,甚至是婴儿对自己的惩罚,那么这个妈妈通常能够在处理好个人卫生等要务之后,情绪平和地把婴儿温柔地抱起来,以温暖地话语去向小婴儿说明当时的状态,同时满足婴儿喝奶的需要,即便小婴儿在喝奶时出现太过用力或有啃咬的情形,妈妈也能够了解自己因为那种疼痛而会对婴儿有不满,并将之视为一般的情形,既能够不对婴儿进行惩罚,通过调整自己的姿势来缓解或者通过婴儿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改善,总之妈妈能够温柔地继续抱着婴儿,喂养婴儿,也能够不因为自己因疼痛而对婴儿产生不满情绪而过度负疚或掩饰。这样的一种情形,一再稳定地出现,那么小婴儿通过自身具备的统计方面的天赋(这个部分已经得到实验证实,婴儿天生具有统计学观念)以及因果联系的能力(婴儿会依据事件发生前后的顺序来理解前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这个部分也被实验所证实。因为具备这种能力,婴儿有可能得到符合实际的因果结论,也可能得到不符合实际的因果结论。这一点需要引起父母关注的是自己的行为序列如何被婴儿所理解,可以通过拍摄自己与婴儿的互动,让心理咨询师来观察探索),就会了解到自己作为婴儿所担心的事情并不会发生(比如无人照顾而饿死),也会了解到自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负性感受(比如啃咬)来作为信息的传递。那么,在这个婴儿的可能形成的观念中,他就不必负担“负性情绪是不好的、不可以表达的”这样的负担,也就不必耗费精力去监控负性情绪,也就不会积累负性情绪。各种情绪仅仅作为信息、信号在自身身体内、在与重要他人的情感与认知交流中流淌,生命力也如滔滔大江一样自然地流动起来,于是河岸两边也就开始生长起各种植物,渐渐动物也加入其中,这些就是个体生命的能力的增加与丰富。如果生命之河无法流动,就会变成一潭死水。

 

    当孩子长大一些,他们开始想象自己具有某些能力,而现实中,他们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这种受挫大约是所有人都经历过的。这时,父母需要肯定孩子已经拥有的能力,同时对孩子还未具有某种能力感同身受地表示遗憾,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则地让孩子看到那些他们希望具有的能力可以通过某种合乎现实的努力来获得。

 

    对这段,我自己不满意,但暂时找不到更满意的,您就将就着看吧。

 

    这段想表达的是,自然挫折的情形也是可以被用来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的。

 

 

 

早期亲子游戏中的儿童发展(之二)

 

   

    好像是从“为何强调愉悦”开始跑远,讲到了挫折教育的问题,现在回来继续讲为何强调愉悦,前面提到安静而警觉的状态是有利于孩子的心智发展的,那是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说的。另一方面,人类本身有着趋向快乐的天性。如果是正常的发展,人们会依据自己的身体感受与需要来趋避人际与事物情境,也就是通常那些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的事物情境与人际交往会给我们带来愉快的感觉,那些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的就不会激起我们的好奇,而那些有可能伤害我们的会使我们选择远离。

 

    但在现实的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种事物情境或人际关系中,既混杂了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部分,又隐含着可能或实际伤害我们的部分。对于还没有发展出分辨力、还没有能力去处理这样复杂情境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会被这两个部分激发的既想要靠近又想要逃离的感觉所困住。这种困住,在我们遇到的一些案例中,轻一些的情况是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很慢,在另一方面的发展很超前;而严重的情形则是完全裹足不前,孩子的心智停留在非常年幼的水平;在这两段之间,还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情形。

 

    从愉悦出发,讲到了这个部分,想要讲是孩子面对外界信息的时候,那些超出他的应对能力的部分,不论是所谓正性还是负性的,只要是严重的超载都有可能损伤孩子的发展。而父母在这个方面的职责就是保护,保护这棵成长中的树苗不被狂风催倒,不被暴雨窒息;不是不吹风不淋雨,而是要避免被狂风暴雨袭击。而孩子一直处于发展之中,父母需要随时评估衡量孩子的发展与能力,既要让孩子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又要保护孩子不被泰山压顶,在一些关键的时刻的确让为人父母者焦虑不安。所幸事物都有转机,通常会遇到狂风暴雨也都会有修复的机制与方法。在这个部分,父母需要承受自己的焦虑,这种承受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为孩子撑起他所需要的发展空间。

 

    好像这部分也没有讲明白,以后有机会再讲。

 

    那么现在回来继续聊“如何帮助孩子发展”。

 

    这时,有一个问题跳出来了,那就是:我们要帮助孩子发展什么能力?

 

    最大的一个提法是生存的能力,活下去的能力。那么,怎样可以活下去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就是说可以有很多种方式策略可以帮我们活下去。

 

    有些人的策略是功成名就,有些人的策略是平平凡凡,有些人的策略是与大多数人相反,有些人的策略是随大流,等等不一而足。策略和能力有什么关系呢?能力是为策略服务的,就是说要是某些策略达成,需要具备某些特别的能力。功成名就需要文治武功的出类拔萃,平平凡凡需要应对得失的平衡稳定,与大多数人相反需要能即时判别大众的心理与趋势,随大流需要坚韧地忠诚与随机应变(这里只是举例说明,不必细究)。总之,采取不同的生存策略就需要或者说就会发展出不同的能力取向。如果把所有能力看做一个大圆,生存策略就从圆心出发把一个人的注意力聚焦到这个大圆的某个扇区内。

 

    那么,我们是要帮助孩子发展活下去的能力吗?

 

    前面已经说了,需要什么能力与采取什么生存策略相关,而采取什么样的生存策略基本由孩子所处的生存环境相关。鉴于家长所处的生存环境与孩子所处的生存环境是不同的,我们有时甚至无法看到孩子所处的生存环境究竟是什么样的,又怎么可能去替代孩子来选择生存策略与能力呢?

 

    你所处的生存环境与孩子所处的生存环境是不同的!什么?你不信?

 

    首先,你们出生的年代不同,就社会文化这个大环境来说就有很多的不同,几乎每个时代(说的长一点吧,十年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一些标志性的思想潮流与物质潮流,在中国现今大规模建设的年代里,地理坐标的变化都是极大的,更不要说瞬息万变的社会心理环境了。

 

    然后,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当电脑还没有出现时,我们写信、我们打电话、我们走去朋友家,而现在我们写邮件、我们网络视频、我们一起在线游戏。对于不想接触新事物的人来说,他们会更愿意使用过去的方式;而对于出生在近乎家家都有电脑的时代的孩子来说,没有电脑是不可想象的。尽管那些不愿意接触新事物的人和那些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他们所面对的是不同的现实和不同的未来。

 

    即便是被一起养育的同卵双胞胎,尽管有着相同的出生时代、相同的社会文化、相同的家庭条件、相同的父母双亲与兄弟姐妹,但他们经历事物的时候,仍旧会有不同。简单的比方是妈妈不太可能同时给两个孩子喂奶,那么即便有着相同的生理节律,他们所经历的事情先后的顺序就会不同,这个时间序列上的信息差异(前面有提到过,婴儿会依据事物发生的时间序列来判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慢慢地累计,最终会使得这两个孩子具有不同的内在世界,不同的心理特质与不同的对世界的认识,这些部分也就反映出他们的生存环境是不同的。因为从达尔文的视角来看,保留下来的那些外在形式与表现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反之,也就是如果存在差异,那么也就反映出他们的环境存在差异。

 

    另一方面,从系统的角度来说,系统不会在同一个位置上放置一个以上的事物,除非这一个以上的事物都只能具备部分的功能,以至于他们组合起来才能完成这个位置上的角色所需要具备的全部功能,则意味着欠缺,心理功能上的欠缺。在婴幼儿期是有可能的,但在同一个位置上的几个个体是不会具有相同的能力与功能的,因此他们仍旧是不同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主体的显现、不同个体的自身欲望的展现,他们终究会从这同一个位置上分化开来,朝向他们各自的道路走去。

 

    我们与孩子与其他人所面对的生存处境在很多细致的方面是如此不同,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他们的生存策略与能力呢?就如同照搬书本,其结果往往是总存在一种隔膜,没有真正与生存处境相融。

 

    不如换一种思维与方式吧。让我们来看看如何教他们对生存处境与所需策略能力进行评估、学习与应用等这些更为基本的能力吧。换一个说法,从强控制切换到软控制,之所以如此,不单是我们的生存境遇不同,需要不同的生存策略,还因为通常孩子比我们活得长久(是从历史年代来说,而非年龄),还因为孩子必定有脱离我们生活的时间段,比如上学,总有一天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判断生活下去。因此,他们需要学会自己去判断定夺。因此,如何评估、学习、运用,就变得比锁定具体某些策略与能力更具有灵活性,更能应对我们有可能根本无法预见的孩子们的未来。

 

 

 

早期亲子游戏中的儿童发展(之三)

 

    评估能力的重要性

 

    评估, 评估当下自己的状态是否足够良好,当下自己是否有什么需要调整的,是战斗还是逃跑或者木僵装死(斗跑僵),有没有获得帮助的潜在资源,发出求助的信号会被危险源接受还是资源方接受,资源方接受到了会给出帮助还是拒绝等等,所有这些评估判断都关系着生存,尽管目前看来人类的生存风险似乎不高,但我们那有着古老渊源的身体及它的创造者基因并不这样认为。这部分又涉及到人类的大脑是好几支相互具有竞争性的团队组成的,尽管它们都服务于“我”,但并不是同一个“我”。它们有些服务于基因我,有些服务于身体我,有些服务于意识我。在一些微妙的问题与情境中,它们相互矛盾的评估决策与行为会为我们的构造出极其复杂的体验。我们的大脑中的区域,简单划分的话,可以被称为爬行动物脑(脑干系统)、古哺乳动物脑(边缘系统,也被成为情绪脑)、新哺乳动物脑(前额叶等区域,也被认为是产生理性的区域)。

 

    那些尚未拥有新哺乳动物脑脑区的绝大部分生物在感到被称之为饿的感受时,它并不会想这个感受叫做饿,它们会直接切换到觅食与进食的“程序”中,因为大部分生物在感受和对感受的理解方面是一一对应的,它们的生活有些可以简化为:当出现这个“信号”,就执行那个“程序”。

 

    而人类是如此复杂的生物,我们具备这种复杂性而拥有了自己编写生存策略程序的能力,或者,我们因为具备了自己进行生存策略编写的能力而使得我们具有了如此多的复杂性,或者更有可能是,这两个部分以及其他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影响,最终使我们发展成了现在的人类。我们的基因对我们这个英国进化论学者道金斯所谓的“生存机器”不再使用强控制,而转为使用弱控制的方式,使得我们人类从各种生物中脱颖而出,能够适应地球上各处极为复杂艰难的生存环境,从非洲走出来之后,逐渐地遍布到地球的角角落落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子女使用弱控制同样地会比使用强控制更为适用,毕竟在自然选择这个巨大的数据库里,这一点已经被证实了。又跑远了,让我们再回来吧。

 

    总之,我们人类开始理解到一个信号对应着多种情形,就像婴儿的哭泣,并不一定就是饿,也可能是困了或者无聊了,再或者是身体某个部分的不舒适。在我们与婴儿相处的时候,我们需要去找出婴儿的哭意味着什么,随着我们的照料与婴儿的需求的匹配度的提高,慢慢地婴儿也会对自己的哭声进行无意识地分化,再然后敏感的妈妈慢慢就能根据婴儿哭声的不同来分辨出婴儿具体的需要是什么。而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也在向我们学习如何来更好地表达与评估自己的状态,是否足够良好,哪些部分需要调整,是否是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是否需要发出求助信号,发出什么样的信号更有效等等。

 

    很显然,我们的基因设定中,倾向于使我们处于一种安静的警觉中,平静同时专注于当下。千千万万年的生物演化,使得我们找到这样一种状态,最能够灵活应对生存处境的变化或不变化。(也因此,基因设定了我们的婴儿在最初需要成人照护时,就具有这样的能力:吸引住那个生下TA的成年人,让她心甘情愿地以婴儿的需要为导向,以满足婴儿的生存为目标来生活,直到婴儿的能力发展到能够比较清晰地通过身体姿势、言语行为等等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即便是其他人类也能够明白。与此同时,成为母亲的那一方被基因设定为会对自己生下的婴儿具有一定的情感,会发展出心理学所谓原始母爱贯注的状态,以便成为母亲的个体能帮助自己的小婴儿存活下来,直到他们之间发展出某种信任,一这种被称之为“依恋”的信任。)于是,在生命最初的时光里,我们的生存需要我们学会对自己的生理状态进行基本的管理与调控,包括睡眠与清醒、兴奋程度高低的调控、放松与紧张的切换。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评估能力呢?

 

    要帮助孩子发展评估、学习、运用的能力,任何一位有心的家长一定会发现,还有比这些更为基础的工作需要去做。更为基础的是什么呢?

    关系!!!

 

    昨天看书看到一段讲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心智发展影响的文字,觉得很好,并且想起自己写的,好像缺了一些衔接部分,那一段很合适。所以,决定抄录一下。

 

    以下为摘录内容:

 

    建房子的时候,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建一个好地基。它不仅需要坚固而且还要足够有韧性以抵挡将来的风吹雨打。这个道理对人的成长也是适用的,从出生到大约三岁就是建筑内在基础的时期。这是婴幼儿期,在这个时期,儿童要学习去信任他人和形成安全依恋,建立对自己和他人的稳定的认识,发展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和内在状态的能力,并且获得重要的认知能力。所有这些发展都源于儿童最早的人际关系。许多研究人员猜测,婴儿生来就注定要形成某些关系,包括身体关系和情感关系,因为他们的生存有赖于此。

 

    对于婴儿来所,早期的触觉刺激,哪怕仅仅是被抱或者与主要看护者不够亲近,都会导致多种问题,包括身体发育迟缓和神经发育的迟滞,压力下的激素反应水平降低,免疫功能衰弱,甚至死亡。而日后的一些行为问题,包括攻击、暴力行为、物质滥用以及抑郁症,也与幼年时缺少这种碰触有关。以上为摘录内容。(《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第十章)

 

    在拥有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基础上,婴儿才有机会发展对自己的情感和内在状态的了解与管理的能力,才有机会去发展对自己和他人的稳定认识,然后获得重要的认知能力。

 

    而在实际生活中,关系的培育与能力的发展这两个部分是混在一起的,并不像各种学科的最初学习时那么泾渭分明的。1+1=2是算术,ABC是英语,秦朝开国皇帝是秦始皇是历史。任何一个学科进入髙而艰深的研究时,都越来越多地与其他学科的某些内容相关,不再是那么单纯的了。要研究秦朝历史就需要古汉语学、民俗学等学科的辅助,当需要统计秦朝人口或出生死亡率时就需要数学与统计学的辅助。学科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混沌一团的哲学时代进入分化的单学科时代,慢慢走到现代,在高艰深的研究方面又重新整合起来。婴儿的发展也有着类似的特性,从混沌一团的感受,慢慢分化出躯体感觉(从头部到躯干内脏到皮肤四肢,从大运动到精细动作)和情绪感受(从基础情绪到次级情绪再到更复杂的情绪,从混杂一团到相对分辨清晰),人际界限与距离(从母婴共生到区分你我到人际距离的把握与调适),事件的秩序与因果(从时间序列的混杂不清到这件事引发那件事的相关关联的发现,到我这样做会引发妈妈那样做之间的人际互动的关联发现,身体感受会引发自己情绪兴奋性的变化的发现),然后是身体感受、情绪唤起与事件关联(认知层面)的三种信息的整合分析能力的发展。

 

    那么,做什么可以同时发展培育关系并发展婴幼儿的各种能力呢?

    当然是~

    亲子游戏!!!

 

    所有我们生存下去的能力都需要到实践中去学习。我们大量观察到的哺乳动物的幼崽会有大量的游戏时间,当年赵忠祥老师在《动物世界》中一遍又一遍着解说着动物幼年期的游戏对它们长大成年后的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安全的模仿游戏中,在虚拟的危险之中将自己的能力练习好。需要注意的是,真实的安全与虚拟的危险,换句话说,亲子关系的品质在这里是至关重要的。

 

 

 

早期亲子游戏中的儿童发展(之四)

 

    关系,关系竟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来衡量一个关系的质量呢?

    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究竟会被我们如何体验、会被学术界如何评测呢?

    试试回想一下自己的人际交往经验,你会希望和哪类人相处?

 

    相信很多人会想到一个词“善解人意”。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如何感受到善解人意的呢?对方能够看到那个真实的你,他会以你感觉舒服的方式来和你交往,虽然不一定满足你的各种需要,但不会去否认它也不会去消灭它或扭曲它。我们会用“善解人意”来形容什么人呢?通常是初次见面的或者交往不多的人。

 

    你会用这个词来形容天天和你见面说话吃饭聊天斗嘴八卦的人和你之间的关系吗?

 

    通常是不会的。那么,会用什么词来形容一份感觉不错的关系呢?默契!

 

    那么,“善解人意”和“默契”有着什么差别呢?

 

    第一,善解人意,是形容一个人的,并且只需要一方;而默契,是讲一份关系的,需要双方相互。

 

    第二,善解人意,往往是对大众化的普遍信号的理解,并且往往地善解人意的一方会表现出TA并不确信事情就像他理解的那样,而他很愿意做出努力去理解的姿态,换句话说,这个人物具有一定的适应力,愿意为各种不同的情形来调整自己的理解与言行;而默契,通常都需要双方相互地深入地了解,需要对个体的个性化信号有深刻理解,所谓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不仅接受信号的一方立刻行动,而且发出眼神信号的一方也完全相信对方能够理解并且会依据自己的信号行动。第三,善解人意,只需要在一层交流中传达出努力理解的态度与意愿就有可能赢得这个标签了;而默契,则需要一份关系能够在很多个来回里都能顺畅。

 

    简单举例的话,善解人意是客人来了之后的端茶倒水、接物待人;而默契则是乒乓对打的你来我往,招招接住。差异大致如此,也许不太贴切。

 

    说了这些之后,回头来看“关系质量的评估”,是否有一些感觉了呢?

 

    在Pat老师的关爱指数培训中,有一个指标用来评定亲子互动的质量,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就是,在游戏互动中呈现出的亲子关系的质量,这个指标的名称叫做“二元互动同步性”。

 

    二元同步性,是评估两个人的关系的,不是任何一方的善解人意的适应能力。

 

    当然,当双方都具有较好的善解人意的适应力,也都很愿意和对方在一起,一起去经历,那么他们的同步性即默契度就会慢慢提高,所谓“二元互动同步性”得分就会增高,也就是说他们关系的质量在变好。

 

    但是,并非所有的关系中,双方的能力与意愿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在一些特殊的关系中,其中一方的理解能力往往高于另一方,比如师徒、咨询师与来访者,母婴。

 

    那么,在这些不平等关系中,能力强的一方就需要依据能力弱的一方来调整自己,如此才能达成同步性高或默契这样的境界。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小婴儿的能力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那些能够让新生儿获得更多存活下来的机会的基因通常会被更好更广泛地流传下来。对于小马小牛小羊来说,越早能够站立奔跑的,在生命最初的一两个小时里存活的可能性就会越大,所以,它们通常出生半小时就能站立,一小时之后就能奔跑。而人类的婴儿则具有另一种天赋,那就是适应力。把一个出生时相对健康(也就是健康程度在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上的属于大多数的健康水平)的人类婴儿交给任何一种文化下的任何一个具有相对胜任力(也就是胜任力在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中的属于大多数的胜任水平)的照顾人来抚养,基本上TA都能存活下来。这个过程中,婴儿需要在身心多个方面与TA自己的被养育环境(除了主要照顾人还有主要照顾人所提供的整个物理心理的环境)相适应相融洽。而一个成年人如果更换了一个生活环境,往往会遇到诸多困扰,比如需要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要适应不同的文化习俗、对各种事物的态度可能都需要增加新成分等等,这些部分在那些离开老家跟随儿女在新的城市生活的老人身上就会有很显著的体现,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这些离开故土的老人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抑郁甚至发展成抑郁症。即便是二三十岁的青壮年在搬家之后也会遭遇相似的困扰,需要花费相当一段时间来调整适应。而1岁以内的小婴儿,在这种变化中的适应性竟然完全不输给成年人,这充分显示出了婴儿的适应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婴儿在这个变化中不会遭遇身心方面的困扰,而只是强调在其他更方面的能力相比成年人要弱很多的婴儿在适应方面的能力的整体呈现与成年人的相当;同样也不能简单地说,婴儿的适应力就比成年人要强,因为其中涉及非常多的相关因素,比如成年人对自己文化的适应与对其他文化的排斥,而婴儿尚未被文化浸染,因此不能如此简单比较。)

 

    当然婴儿在善解人意方面表现出的适应力与我们成人世界的是有所区别的。经过十几二十年的文化熏陶,成人不再用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而是采用言语、书写、绘画、摄影、写作、电影、料理、长跑、跑酷等等各种各样的、符合社会规范与文化习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与此同时,确实有一部分成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被文化浸染的过程中,变得对于这些符合社会规范与文化习俗的部分更容易理解,而不太能理解婴儿式的那些表达方式。

 

    婴儿,他们尚未进入人类世界,尽管是人类的婴儿,但是他们还没有进入人类文化或者说人类的想象世界与符号世界,可以说小婴儿还没有在人类社会中寻觅到自己的一个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婴儿的善解人意的适应能力自然是从其天赋出发的。关于人类婴儿的天赋,在前面的段落里,我们也有提到一些。比如,数理的基本观念(具体来说是增加与减少的概念)、道德的基本观念(具体来说是利他行为与不合作行为)、因果的基本观念(具体来说是事件事件序列的相关性)、四种基本情绪的产生及感受表达的能力(喜、怒、哀、惧)。

 

    而在善解人意的适应力方面,婴儿在最初的日子里,会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的先后顺序慢慢简化成一条“因果链”。比如,当我感到有些不舒服(身体上的感觉),我这样哭(情感唤起);当我这样哭的时候,妈妈会给我喂奶(事件的时间序列)。然后,慢慢地修正这个“因果链”:当我感到某个具体的部位不舒服的时候,我可以这样哭,也可以不哭;当我这样哭的时候,妈妈会来到我身边;当她确认我这样哭,而不是其他类型的哭泣时,她会给我喂奶。当然这些部分是在精神分析学家称为潜意识或者认知学家称为程序性记忆或者某些流派的心理学称为“未经思考的已知”的层面发生的,婴儿并没有在意识层面来进行这些思考。通常我们用语言来思考,没有学会语言,或者说还尚未具有被语言所捕获的神经系统的婴儿,不可能用语言来思考。当然,据一些报道称,一些天才儿童,在学会语言之前,就开始用图像来记忆并思考了。而对自闭谱系人士的思维等方面的研究也发现,一些自闭谱系人士具有非常好的图像记忆能力。忽然想这种超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妨碍了他们学习语言、被语言捕获的进程,以至于他们在进入人类社会的道路上,遇到了更多地困难。跑远了,回来。总之,婴儿在生命最初的阶段会依据所接受到的内外刺激的时间顺序来提炼成因果关系,而这个部分,从神经学视角来看,大约是接受到刺激的神经元轴突或树突与另一些同时或稍有先后的接受到刺激的神经元的树突与轴突形成突触连接;在一次次地相连之后,最终形成神经回路;于是婴儿在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就开始具有了对这个情境的一个姿态(身体相关运动在心理上的一个启动的准备姿势);在一次次的你来我往的交互中,固定成为一种行为模式(这里描述的过程只是大概的,往往是同时发生的)。

 

    讲这些部分,是想说明,婴儿是带着努力尝试去理解在自己身上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的相互关联的态度与能力这样的天赋来到世间的,但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与成人的很不同,或者说更为基础。因为即便受到文化渐染和语言的捕获,成人大脑中爬行动物脑区与古哺乳动物脑区仍旧在努力工作中,那些代表理智理性的部分被认为产生于新哺乳动物脑区。三部分脑区一起协作工作,有时会出现相互的干扰。比如,社会与文化要求我们向左,而从小在关系中习得的行为模式却要求我们向右,于是我们很可能言语上说要往左,而身体的行动上却是往右的。而小婴儿首先是通过非言语的行为互动来学习基本的行为模式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家长弄不明白,无论怎么“说”都无法改变孩子的一些习惯行为的原因。也因此,要帮助婴儿熟悉理解我们的人类社会,就需要照顾婴儿的人具有“善解婴意”的能力和敏感性,能够依据婴儿的特点与他形成良好的互动,进而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在这种关系互动中,婴儿有机会去磨砺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

 

    虽然讲了默契(二元互动同步性),但还是感觉摸不着看不见,还有什么具体的可观察甚至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关系的质量吗?

 

    当然有啊,不过还是让我们先来说说,总体评估默契这一维度的分段标准吧。在Pat老师的关爱指数培训中,我们学习到的分类标准如下(就满分14分的情况下):

 

    一、合格类

 

    13-14:双方共享愉悦,都能从对方身上找到欣喜的感觉;两人的互动有如舞蹈般顺滑默契的感觉。

    11-12:顺畅且令人愉快的互动;双方有玩乐地共享的积极情感。

    9-10:颇令人满意的游戏;互动中没有出现同步性丧失(默契不足)的情形,但也没有舞蹈班的美妙感觉。

    7-8:合格的游戏,但互动中有可观察到的同步性丧失的情形,有可观察到的缺乏共情的表现。

 

    二、笨拙类

 

    5-6:清晰明显的同步性丧失(连接断裂)的情形,有限的玩乐感,有缺乏共情的迹象,但没有明显的敌意。

 

    三、高危类

 

    3-4:明显缺乏共情,但会有无力(不充分或失败)地回应婴儿的尝试;玩乐质量非常差。

    0-2:无论在接收还是安抚婴儿的痛苦状态方面都完全失败;没有玩乐感。

 

    看到这些描述,你们有着什么样的感受呢?

 

    如果把其中的“婴儿”换成“对方”,完全可以作为恋人关系的评估描述。

 

    对哒!这就是心理学界一再提到的,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始于“母婴关系”(在这里母亲,指代所有婴儿的主要照顾人,并非特指母亲)。在人际互动中所需要的能力技巧在婴儿最初与其主要照顾者的关系中慢慢磨砺;在安全舒适有有些许挑战性的关系中,婴儿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围绕着自己与主要照顾者的关系而发展。

 

    看过对总体同步性打分的各个分段的描述,我们来看看具体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观察吧。就像前面提到的,小婴儿不会依据具体的言语内容来学习人际交互,他们会更多地依据非言语性的信息,毕竟语言这种东西,在地球上仅仅出现了据称一两万年的样子,而生物的演化已经有几亿年了,因此你会看到几乎没有关于言语内容的项目。

 

    二元互动同步性,在Pat老师创设的关爱指数测评中,会从7个方面进行评估:1、面部表情;2、声音语调;3、姿态与肢体接触;4、情感表达;5、活动中的轮换;6、活动的控制;7、活动内容的选择。

 

    具体评估标准是什么样的,还请大家先回忆下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各种舒服与不舒服的情形,要细微到一个一个的动作哦。

 

 

早期亲子游戏中的儿童发展(之五)

 

    我们还是要回到评估的话题上。评估与管理自己的生理状态(当然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Pat老师的动态成熟模型的研究中,被认为是0-3月的母婴互动的发展任务。要记得是母婴互动的发展任务,再说一遍这里的母亲不是具体的那个妈妈,而是任何一个承担照顾婴儿的成年人。必须是成年人,因为使用童工是违法的,当然你们知道原因并不在此。然后,这是母婴活动的一个任务,它不是承担母亲职能的那“一”方的,而是“母亲”与婴儿共同的。换句话说,婴儿在这个活动中为了自己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对双方的保持连接且顺滑交流的互动的贡献,一定要考虑进去。也因此“母亲”需要努力去理解婴儿在表达什么,而不是把TA仅仅看做是一个没有想法的肉团。不!不!小婴儿绝不是一个没有想法的肉团,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当然误解并不是婴儿的专利,很多时候反倒是成人更容易误解),我们必须抱有这样的想法,唯有如此,“母亲”才可能通过对婴儿发出的信号的理解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可以使婴儿感到舒适并保持注意力。

 

    具体来说,就是在婴儿0-3月的期间,妈妈需要通过日常与婴儿的面对面的“游戏”,来帮助婴儿学习了解与适应自己的生理变化引发的各种感受,使婴儿不会被这些内在感觉所吓坏,能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并能够与妈妈有十几秒充满深情的对视。

 

    如果这个婴儿在每天有三四次这样平静放松而愉悦地与妈妈进行眼神或面部表情的交流,我们都拥有的伟大的人类大脑就会提示TA,与人对视是一件可以帮助我们活下去的好事,一定要继续继续。而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也慢慢地在身体层面学习到如何应对自己的内在状态,并且用更为准确的信号让妈妈明白自己的需要。当母婴之间达到一种默契时,婴儿就不再需要大哭大闹了。与人相处是安全的、舒适的,对人类世界的基本信任也在这个期间逐渐地建立了起来。同时,婴儿也在程序记忆(关于一系列具有相关性的事件如何发生发展的记忆)等潜意识层面具有了一种自信,如果他发出的信号总是能够得到妈妈即时敏感而舒适的回应的话。

 

    在人生最初的阶段,婴儿需要通过与那个全心照顾TA的人相处,从这个照顾者那里一对一,手把手地将基本的生理调控、情绪唤起调控等基本“程序”,通过“母婴”的游戏互动把程序输入到婴儿的大脑中,婴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这些基本程序中的基本“指令”,慢慢地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程序,并学习如何运用。

 

    随后,在3-6个月的发展中,妈妈可以帮助婴儿发展轮换的基本观念,你们懂的,这里的观念不是意识水平的,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这个观念也是分享、规则等观念的基础。在母婴的游戏互动中,妈妈要帮助婴儿感觉到重复出现的轮换模式。比如妈妈张开嘴,等待婴儿模仿着张开嘴,然后妈妈闭上嘴,等待婴儿模仿着闭上嘴,然后继续张开闭上,一来一回地,发起模仿的邀请,等待模仿发生,然后再一次发出邀请,等待模仿回应。于是妈妈与婴儿通过事件序列上的谐调而建立起了身体同在感之外的连接,这种连接属于认知方面的连接。同时在游戏的愉悦中,妈妈与婴儿还建立起了情感上的连接(这个部分0-3个月时就可以感觉到了),彼此微笑着欣赏地全神贯注地看着对方,这样的情感似乎只在热恋的恋人间出现,但它们的根则深扎于如此早期的母婴关系中。

 

    如果妈妈足够敏感,她会在这个过程中评估婴儿的能力、最近发展区(通俗的比喻是跳一跳够得着的能力区)、兴趣、生理状态与情绪状态的承受力等等,以顺应这些部分的方式来进行这些模仿游戏。尽管这个过程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在婴儿的内部却因此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婴儿透过这些游戏来学习,TA会发现到人际交往是有着发起和结束的信号的;TA会模仿妈妈的方式来形成自己发起想要进行人际交往的信号和想要结束的信号;TA也会慢慢地发现人际交往是需要这样一来一回的相互呼应与协调的;TA通过模仿妈妈的动作学习到一些调控自己身体的能力;经过很多练习之后,TA会感觉到自己对身体的控制更有能力更灵活了;通过与妈妈一起来做这些练习,TA会被妈妈欣赏的眼神、欢呼的声音所鼓舞,而TA所取得的发展“成就”被妈妈视作最大的奖赏,TA感觉到自己是那么地被需要、被肯定、被爱。这个不断重复出现的操练与自己在重复操练之后所获得的那些发展“成就”,会让TA对重复操作某些事物来达成自己的目标有了最初步的认识,这个认识将是这个婴儿在今后的学业上不断努力、在长大之后不断地练习体操动作或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等重复性活动的基础。想来所有人都明白,任何工作都包含着简单枯燥的重复性活动。

 

    在人际交往方面,因为重复的具体内容的变化,也会帮助婴儿学习到活动模式与活动内容的不同,以及一来一往的交流模式在人际交流中的重要性。

 

    当妈妈在与婴儿游戏时,发生交流断裂的时候,妈妈通过一些温柔地方式将婴儿的专注力带回到游戏中。这些部分一再地发生,它们会在婴儿的内心里留下痕迹,当TA在日后有能力时,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断裂时,也会用相似的方式去谐调。婴儿在成年后的人际交往的模式与能力,竟然早在3、6个月时候就开始奠基了,是否出乎你的预料了呢?

 

    在婴儿早期的生活中,这些部分不断地被重复着,直到相关的神经通路得到强化加固。在婴儿两岁之前,婴儿脑内的神经通路不断地增加着,它们也许一一对应着不同的事件序列。当不同的事件发生,婴儿接收到相关信号,在大脑中相匹配的神经通路就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或者说分析理解,然后得出结论,对外输出结论,也就是发出声音或做出某个行为来进行应对与回应,这个过程虽然很快,但相比于成年人来说,还是慢的,因为婴儿脑内的神经通路太多了。现代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在婴儿两三岁时,会经历一个神经通路被修剪的过程,那些很少被使用的神经通路也许会被废弃,这意味着那些可以兼并到一个更大范畴概念下的信号会被合并起来归属到一个更常用的神经通路中。于是,在婴儿的大脑中,4岁以后的神经通路反而比1岁时要少。就现在的脑神经科学研究结果显示,这种修剪不单在2、3岁时发生,在青春期也会发生。每次发生之后,孩子在心理发育、认知发展方面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啊~哦!不单跑题,还穿越到青春期去了。

 

    如果之前的发展都很顺利,那么到6-9个月的时候,母婴游戏就可以开始在单次游戏中加入一些变化了。比如,妈妈用一块纱巾和宝宝玩躲猫猫,妈妈可以先拎起纱巾来发出将要发起一个游戏的信号,等待婴儿接受到信号,发出愿意加入的信号后,开始躲猫猫游戏;在重复几次之后,可以改变从婴儿发出愿意加入的信号与开始游戏之间的时间间隔,即便这样小小的变化,也会造就婴儿的惊喜。通过这些重复且有变化的游戏,婴儿最初期待事物一成不变的那些执念就在这些快乐的过程中被慢慢地消解了,TA会更容易接受变化,更加具有弹性,当他们长大以后,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也会遵循这些人际交流的基本规范:轮换、协调等。而在认知方面,婴儿也会对变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所有变化都来源于某个基本型,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感觉想象在其上增加或减少(不少于基本型),可以看到关于创造力的萌芽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尽管在之前两个阶段中,妈妈跟随孩子的信号也是很重要的,但到了这个月龄,这个部分会变得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孩子的行动力在6-9个月时会有很大的一个发展,他们终于能够移动自己的身体了。也因此,协商和人际交互断裂的修复过程等,这些人际交往中必备技能的早期游戏,在这个时期就会出现了。不仅如此,这个阶段也是自主性的保护阶段的开始。

 

    大部分婴儿在这个月龄段会获得移动自己身体的能力,尽管速度不快,但TA们终于可以自己让自己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了。这个部分,需要很多成年人做一下小游戏才行:请你躺在沙发上,用动作表示你希望去到阳台或窗口,看看外面的风景,但是你不能移动自己的身体,只能手脚并用地比划着要求家人把你抱去。通过这个小游戏来感受一下婴儿最初无法移动自己身体时的感受吧。也可以借此再感受下,当你花了几分钟都没法让家人理解你的意思的时候,你忽然想起自己其实是有移动自己的能力时的那种惊喜。相信绝大部分见过孩子学会走路、踏出人生第一步的父母都还记得孩子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那么千万也别忽视了孩子学会爬行,千万别忽视了这件事对婴儿的自信心的影响。

 

    随后进入到9-12个月,当前期的发展任务都顺利完成,这个时候母婴之间可以加入一些玩具来游戏了。其实这也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母亲与婴儿要能够建立起共同关注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能够把注意力一起转向他们都关心的事物上,而不是停留在他们两者之一或两者之间。这个部分同样是分享的基础之一,是孩子们在学校一起学习知识的基础,也是人们在成年期能够共同去完成一项工作的基础,或者更为明确的事例是一对恋人在确认了情侣关系后,注意力可以一起转向共同生活,而不再无时无刻地落在两人关系或其中某个人哪里了。

 

    在这个期间,妈妈也要更有意识地让婴儿来主导游戏,比如游戏的选择,是玩躲猫猫还是玩撕报纸,是玩爬爬爬还是叠积木;或者游戏的进程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人际之间的协调与讨论变得更为复杂细致。

 

    当然这个阶段也进入了语言发展的前期,因此妈妈需要有意识地增加语言交流的部分,在婴儿发出声音的时候尽量地每次都做出回应(婴儿无意识发出ma,妈妈要主动答应),帮助婴儿对某些常用的物品或人物以婴儿的发音来赋予它或他一个声音名字(比如瓶、爷之类的名词),为一些原本只使用动作来作为信号的情形加入简单的语言词汇(一边说梳头一边帮婴儿梳头),将原本动作语言一起运用的部分慢慢替换为只使用简单词汇来表达(吃、喝、洗)等等。(可能举例不太好,不过这意思想来你们大多能明白的。)

 

    当上面这些都进行的很顺利时,到12-15个月,母婴游戏的发展任务就可以更多地朝向语言交流的方面了,同时婴儿在生命的第一年里获得了各种运动方面的能力,这也使得婴儿更有能力来进行两人互动游戏的选择与参与。

 

    从这个月龄期往后,婴儿就要开始进入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学步期或幼儿期),在这个阶段中,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孩子的依恋模式与策略选择会被不断的强化,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清晰。同时,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在发展,这些能力的发展又会引发孩子的依恋模式与策略选择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或者他们也可能会因此而想要去尝试其他的类型,这些部分以后有机会再聊吧。

 

    顺着早期母婴游戏中的儿童的发展一路讲下来,有经验的父母大约都能明白到这些早期游戏中的发展任务所涉及到的各种基础能力:

 

    安全感

    (尽管外面的世界有危险,但和一个相互信任有默契的人在一起可以共度难关的信心);

 

    专注力

    (集中、分配、转移注意的各种能力,或者说注意力资源的调控管理能力);

 

    自发性

    (能够自己产生探索发现或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的欲望,并能调动自身的精神力量专注投入到这些活动中去的能力);

 

    调适能力

    (调节自己的生理状态、安抚自己的能力,调整情绪状态以参与活动的能力等);

 

    人际交往能力

    (发起交往的能力、接受对方交往信号的能力、共同关注的能力、交流协商的能力、交流断裂或关系断裂的修复能力等);

 

    语言发展基础

    (虽然语言发展更多在15个月之后,但早期经验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分人与物品的基本能力

    (了解人是具有内在感受与自主性的,而物品则两个方面都没有。)

 

    如果一个出生时健康的孩子在早期母婴游戏中,大多体验到的是轻松、愉快、相互欣赏,和妈妈逐渐地发展出一份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上述这些基础能力相信也都会发展良好,并且可以想见他之后的发展也会是比较顺利的(遭遇意外事件除外)。

 

    (事实上,这个部分是标题所要讲的部分,但是总觉得在讲这些之前需要先讲前面的那些,于是绕了那么大一圈才讲到,一次一次跑题,又绕回来,然后,竟然还能绕回来讲完,这还蛮好玩的。)

 

 

    最后,为方便大家记忆,总结下0-15个月亲子游戏中的儿童发展任务:

 

    0-3个月,生理调节。

    成人使婴儿感觉舒适,延长保持警觉,并或处于放松状态。

 

    3-6个月,学习轮换。

    成人帮助婴儿找到并期待重复的母婴互动,并让他们意识到双方各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6-9个月,学习游戏变化。

    成人和婴儿建立互动模式并且应用(有变化的)其中的组成部分。

 

    9-12个月,学习共同关注。

    成人和婴儿能够将他们的注意力从对方身上转移并转向他们共同享受的事物,语言发展的前期。

 

    12-15个月,在游戏中加入语言。

    成人用简单的方式使用语言,以使得婴儿更直接地管理游戏,而不再单一地依靠非言语形式进行交流。

相关新闻
尚想春节放假通知

尚想春节放假通知

各位来访者们:         春节将至,苏州尚想心理将于2024年2月9日(除夕)至2月13日(初四)放假5天,2月14日(初五)正常营业,如预约的2月14日的咨询需要改动或者取消,请于2024年2月8日15点之前电话联系我们,否则将无法取消。         温馨提示:放假期间,请大家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预祝全体同仁度过一个愉快、欢乐、祥和、安全的春节!                                                                                                                                                                                                2024年1月27日
2023-01-18
苏州尚想劳动节放假通知

苏州尚想劳动节放假通知

苏州尚想劳动节放假通知
2018-09-29
心理咨询师基准线公约倡议

心理咨询师基准线公约倡议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准、服务质量是为来访者服务的根本,也是行业发展及行业社会声誉的命脉,而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则是实现以上目标的中坚力量。在2017年国务院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后,市场证书混杂,行业服务不规范的情况尚有存在。在此背景下,一些一线社会心理咨询机构本着实事求是,以旧人旧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自发倡议建立心理咨询机构的自律公约,并自觉遵守。 本公约倡议自觉要求遵守国家相关法规、政策,自觉遵守心理咨询师行业的道德伦理规范;  本公约的目标是促成中国心理咨询师的入门基准线与发达国家基准线相一致。但根据目前实际市场和聘用情况,给予适合目前市场的聘用基准线,自觉自律执行;   本公约倡议的约定机构自愿遵守公约规定的基准线,建立三级基准线:   1.实习心理咨询师认定基准线 第一类基准线:该人员在2018年前获取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或三级)证书,同时参加过至少一种或以上的二年以上主流疗法系统培训,具有100小时以上收费咨询案例经验的,30小时以上督导经验,接受过心理咨询伦理16小时培训,通过面试后可作为实习心理咨询师给予试用,在试用期合格后给予聘用; 第二类基准线:该人员在2018年前如未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或三级)证书,需要具有心理学、社会工作者、医学心理学中任何一种本科或者相关专业以上学历,同时参加过至少一种以上的二年以上主流疗法系统培训,具有100小时以上收费咨询案例经验的,30小时以上督导经验,接受过心理咨询伦理16小时培训,通过面试后可作为实习心理咨询师给予试用,在试用期合格后给予聘用。   2.执业心理咨询师认定基准线 第一种基准线:该人员在2018年前获取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或三级)证书,同时参加过至少一种或以上的二年以上主流疗法系统培训,具有1000小时以上收费咨询案例经验的,200小时以上接受督导经验,接受过心理咨询伦理培训,通过面试后可认定为心理咨询师进行试用,在试用期合格后给予聘用;     第二种基准线:该人员在2018年前如未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或三级)证书,需要具有心理学、社会工作者、医学心理学中任何一种本科本科或以上学历,同时参加过至少一种以上的二年以上主流疗法系统培训,具有1000小时以上收费咨询案例经验的,200小时以上接受督导经验,接受过心理咨询伦理培训,通过面试后可认定为心理咨询师进行试用,在试用期合格后给予聘用;       3. 督导师认定基准线 第一种基准线:该人员在2018年前获取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或三级)证书,同时参加过至少一种二年以上主流疗法系统培训,具有2000小时以上收费咨询案例经验;参加过至少二年以上督导师系统培训的项目,200小时以上的督导案例经验,接受过心理咨询伦理培训,通过面试后可认定为督导进行试用,在试用期合格后给予聘用;     第二种基准线:该人员在2018年前如未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或三级)证书,需要具有心理学、社会工作者、医学心理学中任何一种本科或以上学历,同时参加过至少一种二年以上主流疗法系统培训,具有2000小时以上收费咨询案例经验,参加过至少二年以上督导师系统培训的项目,200小时以上的督导案例经验,接受过心理咨询伦理培训,通过面试后可认定为督导进行试用,在试用期合格后给予聘用;    本公约本着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保证机构的服务质量宗旨,自愿规范本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基准认定,自觉所采取的公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对本公约有遵守意愿的机构,欢迎自愿接受并且公示在机构网站和公众号首页。 本公约倡议发布机构以诚信为本,自该公约发布日起之后发生作假的公约单位将被其他公约机构视为违约单位,予以抵制。 对本公约有不同意见或者其他原因无法遵守的同行机构,公约并不强制遵守。同时,公约机构也给予理解和尊重。   倡议创始机构名单:(以机构名称首字比划数作为排列顺序) IPCF儿童与家庭整合式心理中心(贵州乐宜欢颜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心寻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同馨济慈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九子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盖德焦虑障碍研究中心 广州市聆之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PSY心里程心理(贵州宿慧听心心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心乐土心理咨询中心 太原坤和英华心理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北佳心理中心(北京北佳云图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长沙九州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成都怡馨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成都怡馨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苏州市尚想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丽心理(南京丽坤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杭州灵栖心理咨询中心(杭州灵栖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南京艾萌心理工作室(南京艾萌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南嘉心理咨询中心(南嘉(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之梦心理咨询中心(深圳市海之梦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渔歌轻飏心理咨询工作室 意象对话研究中心 福州我爱我心理咨询中心(福州声入心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备注: 1.心理学、社会工作者、医学心理学中任何一种本科或以上学历必须提供在读阶段的相关课程,以供审核是否接受过必须的心理咨询训练课程。 2.实习心理咨询师在获得心理咨询师聘用后,必须接受案例与督导小时数5:1的督导,在满足心理咨询师案例小时数1000小时的条件以后,可以自由安排督导。 3.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师需要提供一定体验分析小时数。
2022-09-10

品牌

苏州本土品牌心理咨询

让您更加安心、放心

认证
尚想心理

周五晚上20:30-21:30
资深心理咨询师直播。

尚想心理

关注尚想心理

在线微信预约

COPYRIGHT©2021 苏州尚想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4288号-1      后台管理

苏州尚想心理咨询中心是正规的提供苏州心理师的专业苏州心理咨询机构,集苏州爱情心理咨询苏州儿童在线咨询苏州婚姻情感咨询苏州心理健康苏州心理专家等实力专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