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不愿说话怎么办
- 分类:亲子教育
- 作者:葛磊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8-04 16:4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孩子在家里表现都不错,和同龄孩子也能玩的很开心,在外面,幼儿园就不愿意多说话,心里都明白,但是就是不愿意表达,回家也不太说幼儿园的事情。只有她被老师批评了,她会把事情先都和我们说了。最近两个小小班举行儿歌朗诵,小朋友准备了比较熟悉的儿歌,她对这首儿歌不仅会念还会跳,但是上台后,她就一句也念不出来,回来就和我们说她全忘记了,还具体说了好几个小朋友没念出来,其实小朋友的情况她也能告诉我们。老师告诉我们,每次让她说话,她就感觉很委屈,不愿意多说。
孩子上幼儿园不愿说话怎么办
【概要描述】孩子在家里表现都不错,和同龄孩子也能玩的很开心,在外面,幼儿园就不愿意多说话,心里都明白,但是就是不愿意表达,回家也不太说幼儿园的事情。只有她被老师批评了,她会把事情先都和我们说了。最近两个小小班举行儿歌朗诵,小朋友准备了比较熟悉的儿歌,她对这首儿歌不仅会念还会跳,但是上台后,她就一句也念不出来,回来就和我们说她全忘记了,还具体说了好几个小朋友没念出来,其实小朋友的情况她也能告诉我们。老师告诉我们,每次让她说话,她就感觉很委屈,不愿意多说。
- 分类:亲子教育
- 作者:葛磊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8-04 16:48
- 访问量:
【某五岁女孩妈妈的提问】
孩子在家里表现都不错,和同龄孩子也能玩的很开心,在外面,幼儿园就不愿意多说话,心里都明白,但是就是不愿意表达,回家也不太说幼儿园的事情。只有她被老师批评了,她会把事情先都和我们说了。
最近两个小小班举行儿歌朗诵,小朋友准备了比较熟悉的儿歌,她对这首儿歌不仅会念还会跳,但是上台后,她就一句也念不出来,回来就和我们说她全忘记了,还具体说了好几个小朋友没念出来,其实小朋友的情况她也能告诉我们。老师告诉我们,每次让她说话,她就感觉很委屈,不愿意多说。
【儿童心理咨询师葛磊的回复】
单就提供的信息来看,孩子表现出一些焦虑情绪,不过她的焦虑被她管理得还不错,好像没有太妨碍孩子目前的日常生活,除了在非家长的成人面前不太容易表达想法甚至只是一般对话都有困难这个部分。
当然,随着成长,这个部分有可能会越来越妨碍孩子的整体发展。年龄越大,孩子越需要和成人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比如师生关系,工作以后有不同年龄层次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这些关系都需要良好的自我表达能力与应对焦虑的能力等来辅助维系。
如果孩子与成人的关系模式、交互模式,没有得到一个改善的机会,通常幼年建立起来的模式就有可能会沿用到学龄期、青少年期,甚至是青年期及成年期。那样的话,就有可能会使她在人际方面困难重重,进而会限制她从那些师长那里学到所需要知识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换句话说,她未来的人生有很大的可能被自己的这个与其他成人相处的模式所局限,并且认识不到这个部分。要让一个人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模式,至少要到16岁左右,并且拥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即便如此也很难改变。这是可能的发展路径,但不是唯一的。
父母通常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希望孩子能在成长中规避各种成长中的风险、歧路。很多父母都会为此而焦虑不安,生怕自己哪一步没有走对。一旦孩子出现一些不那么令人满意或者有些让人担心的表现,就感到很困扰。这的确是为人父母很困难的一个部分。父母为努力成为完美的父母而努力着,然而充满悖论的是,有时不那么恰当的重视反而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所谓“尝试解决问题的手段会成为问题的一部分,甚至使问题更严重”。
比如,我们可能一心想着孩子在未来可能遭遇的困难,就忘记看到眼前这个现在还幼小的孩子,由此可能会更加忽略了眼前当下这个孩子的情感心智发展的需要;我们有可能会忘记孩子是具有自愈力、孩子是有着很强的可塑性的,由此可能会因为我们自己头脑中对孩子的自愈与可塑的怀疑而对孩子进行了不必要的设限,导致她被束缚住;或者我们有可能忘记,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并满足到眼前这个孩子心理成长所真正需要的,就有可能改善她与成人的交往模式;或者我们有可能忘记人们之间的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如果家长能够很好处置自己的情绪,为孩子提供一个足够放松的心理氛围,孩子也会慢慢学会处置焦虑害怕等情绪的方法;再或者,我们可能忘记了人类的一个特点就是对预测做出特别的反应,当我们预测明天汽油价格会涨到30元一升的时候,这个价格往往有可能出现在今天股市收盘之前,而孩子的成长更是充满了各种可能。如果我们能够开放自己的心灵,让各种可能性来去自由,那么我们和孩子的生活就会变得自由,而不再被某种“宿命”所束缚。
人生有着各种有趣的事情,爸爸妈妈如果能够运用青少年游戏通关或打怪兽的那种“游戏”心境来看待现实生活,积极探索各种人生乐趣与资源,合作编队处理各种人生难题,把自己的世界拓展开来,充满乐趣、诚实地面对自己,孩子也会学习到这种积极的“游戏”心态,学会看到自己拥有的资源和广大的世界与充分发展自己的可能。当人们了解到很多事情只是一时的困难,人们会允许自己和孩子在某些尚未准备好的时期表现得不是那么棒,允许自己和孩子有一个缓冲准备的时期,那么家长和孩子都有可能不再过于关注细小的不完美的部分,心境也会变得开阔,情绪也会放松,那么紧张焦虑也会随着一起慢慢减少,甚至消失。
如果说,您觉得这些回答没有能够提供到所需帮助,请在当地寻求心理咨询的专业帮助。
相关新闻


尚想心理视频播客《我们“情绪”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尚想心理视频播客《有所不为的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