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事事想争第一?如何抚顺孩子的好胜心
- 分类:亲子教育
- 作者:葛磊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8-04 16:4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无论在生活中还是玩耍中,孩子老是喜欢争得第一或是优先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如不得到第一或不是第一个得到他所想要的,立马表现出不开心,一句不讲生闷气,要不委屈大哭,直到得到他满足为止,才会开心起来。但是一旦在外面得不到第一或是他想要的,真得很难想像他心理怎样平衡好。跟他讲凡事不可能完美,只要尽过努力就好,但感觉孩子很难理解。第一次玩飞行棋,这棋子很考验人的耐性,一旦抛不到6或是棋子被打掉,立马阴下脸,严重棋子扔了,大喊不行。
孩子事事想争第一?如何抚顺孩子的好胜心
【概要描述】无论在生活中还是玩耍中,孩子老是喜欢争得第一或是优先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如不得到第一或不是第一个得到他所想要的,立马表现出不开心,一句不讲生闷气,要不委屈大哭,直到得到他满足为止,才会开心起来。但是一旦在外面得不到第一或是他想要的,真得很难想像他心理怎样平衡好。跟他讲凡事不可能完美,只要尽过努力就好,但感觉孩子很难理解。第一次玩飞行棋,这棋子很考验人的耐性,一旦抛不到6或是棋子被打掉,立马阴下脸,严重棋子扔了,大喊不行。
- 分类:亲子教育
- 作者:葛磊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8-04 16:41
- 访问量:
【某位爸爸的提问】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玩耍中,孩子老是喜欢争得第一或是优先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如不得到第一或不是第一个得到他所想要的,立马表现出不开心,一句不讲生闷气,要不委屈大哭,直到得到他满足为止,才会开心起来。但是一旦在外面得不到第一或是他想要的,真得很难想像他心理怎样平衡好。跟他讲凡事不可能完美,只要尽过努力就好,但感觉孩子很难理解。
第一次玩飞行棋,这棋子很考验人的耐性,一旦抛不到6或是棋子被打掉,立马阴下脸,严重棋子扔了,大喊不行。
【来自儿童心理咨询师葛磊的回复】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孩子会有一个阶段很在意自己是否有能力,各个方面的各个类型的能力。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时刻中去检验自己的各种能力。
讲到能力呢,成人通常能够明白,人的各种能力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也都需要一定的生理基础、心理功能的发展配合协调后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部分,孩子对此是没有多少认识的。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因为内在过于强烈的愿望而认为自己可以具有一些人类不可能具有的能力,孩子对这个世界对人类对自己的认识是有着很多魔幻色彩的。
(如果家长对孩子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有兴趣,可以看一本叫做《魔法岁月》的书,这本书可以帮助家长了解0-6岁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成长以及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
我们讲到了人类的认知能力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自有其规律。尽管现代人经过漫长的几万年的发展,从遥远的非洲大地走出来,遍布到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我们的认知思维的方式与认知发展的过程,和几万年前的古人类相比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与差距,虽然这个过程中,人类通过对世界的不断探索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知识。
我们的认知方式及认知的发展与几万年前的古人没有很大不同,我们仍然需要通过体验式的学习来融汇贯通各个信息渠道所得到的信息资料,与自己的感受情绪相关联后,通过综合、整理、归纳、演绎、逻辑判断、反思、筛选等内部操作之后,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认知,这个认知结果是与我们自己的生理心理以及我们每个人所处的人际系统环境相协调的。
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演化出科幻片中机器人那样的认知思维系统。如常见的电影桥段,一个机器人眼睛不眨地盯着电视屏幕或快速翻阅书籍后,就通晓这个世界的几乎所有人类记载的知识。换句话说,将一些对世界人生的认知与法则,通过语言数学等抽象符号体系组织成某种高级程序或知识库,然后将这个高级程序或知识库从一个头脑中复制黏贴或通过运行安装程序或知识库到另一个头脑中,于是后者就能自如协调地运行这个高级程序或知识库,这种事情在现代人这里是行不通的。
我们的能力是通过自己与这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与人打交道,一点一点地去摸索总结其中的规律,一点一点地去验证反思修改总结出的内容,一边依据这些规律去认识更深层次的各种事物与人,一边继续做着探索总结验证反思修改的工作。当然,这些工作大多是在“后台”运行的,在所谓潜意识的层面运作着,是身体和大脑一起完成的工作。如果把这些工作全部拿到意识层面来讨论,那个工作量的巨大可以震惊所有人。
简而言之,父母想要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像电脑系统间传输文件那样传输给孩子,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说不听的一大原因。我们人类确确实实不具备这样的复制能力。
那些所谓说得听的孩子并不是因为他们具有这种复制能力,而是因为他们信任照顾者,他们与照顾者之间的依恋关系的质量足够好,使得孩子相对更愿意听从照顾者的安排与建议。
好的依恋关系是如何产生的呢?
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一个对孩子的内在感受足够敏感的、能够及时回应孩子、总体上前后及内在外显的行为反应一致、通常能够区分自己与孩子的身体心理边界的照顾者,比较容易获得孩子的信任,亲子之间容易形成安全型的依恋模式。如果孩子与自己的照顾者之间无法形成安全型的依恋模式,孩子就很可能总是处于一种内在的紧张焦虑之中,虽然这些内在的感受会推动孩子去发展自己的各种普通能力,以便能够安抚到自己,但同时也容易让孩子在高级心智发展方面受到限制。
那让我们来看看安全型依恋模式中的照顾者具有的那些表现,具体在孩子和与照顾者的关系中会形成什么样的影响。
1.照顾者对孩子的内在感受足够敏感。
照顾者需要能够去体会孩子的言行背后所表达的需要与愿望。孩子的心智语言能力都还在发展之中,他们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新生婴儿就更需要照顾者去猜测、熟悉孩子的挥手、蹬腿或努嘴、眨眼等行为背后可能的含义。如果照顾者努力去体会观察,运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慢慢就会与孩子的言行形成呼应,孩子也渐渐地能够将一些行为与某些需求形成固定的搭配来表达,两者之间也就越来越默契。
对于已经上幼儿园的孩子,父母同样需要努力去体察孩子的表达背后的含义。比如这个小朋友的表现,会让人感受到他希望自己是非常好非常棒的那份迫切心情。照顾者如果能够去感受孩子这么迫切的心情,帮孩子表达出这种迫切的心情“你非常希望自己可以赢”、“你很想要这个东西,你最好马上就得到它”,孩子就有很大的可能因为内在的感受被看到而放下一些这份执着,相对放轻松一些,而不是那么紧绷的状态。
2.照顾者能够及时回应孩子。
回应孩子,并不是说只要孩子索取就满足。及时回应,指的是对孩子发起的各种“邀请”都能尽快地给予应答。及时回应之后,才涉及到是否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如何满足,以及如何拒绝等问题。充分及时的应答,可以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自己的需求与感受是被重视的,自己需要帮助时是能够得到所需要的帮助的。长年进行母婴互动关系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Patricia McKinsey Crittenden博士在教学中曾经提到,对于两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照顾者最好在30秒内给予他回应。然后随着孩子的成长,回应的时间间隔可以缓慢地一点一点地拉长。这些在早期形成良好依恋关系的照顾者与孩子之间将会是一个自然而然地过程。通常足够敏感的照顾者能够相对准确地判断孩子的情绪压力承受的能力,并且通常都能在孩子被情绪压力压垮之前给予孩子回应。
对于稍大的孩子,同样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绪承受能力。如果照顾者因为某些困难而总是难以安抚到孩子,孩子反复反复地被情绪压力压垮,这对孩子来说是具有创伤性的,这种创伤被称为“关系创伤”,比那些因发生灾难而遭遇的创伤的疗愈更为困难,也更容易成为青春期及成年期心理疾患发生的基础因素之一。孩子出现总是难以被安抚的情况,在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是孩子及父母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的帮助的指征之一,越是年幼的孩子越需要重视。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寻求帮助,恰恰是强者对自己负责关爱的行为。
3.照顾者总体上前后的行为反应一致。
孩子在认识世界和人类的时候,会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他们的大脑会从大量信息中找寻那些一再重复出现的模式。比如,当他努嘴的时候,妈妈就会去喂他,慢慢地婴儿就会将努嘴与被喂奶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条件反射的培养。随着孩子长大,条件反射变得越来越复杂。早期的努嘴与被喂奶这样的互动都是发生在婴儿嘴部的行为与感觉,构成简单的条件反射。而复杂的条件反射则可能会发生在不同的身体区域,比如每次孩子一边笑着一边挥手,照顾者就开始笑着挠他的小肚皮,开始一个游戏,那么孩子就会学习到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就会被照顾者认为是发起游戏的邀请。我们慢慢长大,很多的行为都是建立在这样的条件反射的培养上的。比如,当孩子拿起一本书,照顾者总是温和地问他是否需要听故事,然后开始讲故事,两人之间总是有一段愉快的互动,那么孩子对于书的体验、情绪记忆就都是愉快的,他就会对书充满好感。之所以强调总体上一致,是因为条件反射需要一定量的累积才能形成。而孩子往往会自发地要求重复,这也是人类的一个共性,我们总是希望能给我们带来愉悦感、能够排解痛苦的事情重复发生。
4.照顾者通常能够区分自己与孩子的身体和心理边界。
这一条通俗来说就是“有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的反面,现在我们成年人之间能够调侃这句话,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能够区分,哪些感觉是自己的,哪些是他人的。但是,对于小婴儿来说,他的心智身体都还在生长发育之中,他的手还摸不到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他的身体边界感、心理边界感都还在形成中,这个时候,如果照顾者总是以自己的感受作为婴儿的感受,婴儿就会接受,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照顾者可能自身情绪方面有焦虑,他们也许因为内心的焦躁而无法通过温和的方式去观察婴儿的需要,导致他们需要采取行动来稳定自己。而随着年岁的逝去,在这种被侵入或被覆盖的养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有可能也会学习到照顾者应对事物及情绪的方式,有可能也会形成情绪方面的某种困难。
上面讲述的依恋类型方面的一些内容,如果早期的依恋关系不够好,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前都是有机会去调整的。
回头来看个案信息,孩子对于自己不是第一有往往很大的情绪,这里可能涉及到孩子会过分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同时在承受处理情绪方面的发展又不能帮助他面对这些受挫的感受。
就高估的部分来说,孩子们需要让自己感觉良好,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而孩子的判断力没有那么客观,他们所见所经历地还不够多,他们的参照体系和我们成人的不同。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以他们的眼睛去看,以他们的所知所见去判断,很可能也会得出如他们得出的“自己很厉害”的结论。就像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一样,经过了多少世代,我们人类才终于认识到地球的确是绕着太阳转的。人类的科学发展史就是人类的认知发展史,它用了几千上万年才走到今天,而我们的孩子从出生到十几岁、二三十岁就要把人类的认知发展过程全都经历一遍,达到现代人的平均水平,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年幼时出现一些认知偏差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看似客观判断的事情,其实都涉及到主观的部分,比如对自己的认识、对外界的感知,这都需要在他未来的十几年里慢慢去学习调整。关于这个部分,父母努力去体察孩子希望自己是非常好非常棒的那份迫切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帮助父母保持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孩子的一些认知偏差,以温和地方式去回应孩子,比如“你希望自己很棒”,“你在X方面确实很努力了”,“今天你哭得比上次要短很多”“哇~!你发现这样就可以获得第一了啊”,帮助孩子表达他的心愿,看到承认他的努力,认同他有一天可以达成某些心愿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孩子感觉好一些。
不过在这个个案中,也可能有这样的情形,当孩子遇到不是第一之类的不如意的事情时所产生的情绪,激发了家长类似的尚未能妥善处理的情绪,家长对孩子的反应相比于其他情况会更加不能忍受。这种情况使得家长在这些场景中,难以区分自己的情绪与孩子的情绪,这会妨碍家长冷静地思考与观察,也就难以平静地去面对孩子以及孩子所遇到的难题。我们建议家长要照顾好自己,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这样才能有精力有能力去养育好孩子。如果家长的确有一些情绪方面的、一再出现的困扰,建议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关爱自己,调整好自己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