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愿和你聊天?
- 分类:亲子教育
- 作者:许荣荣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8-16 16:2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昨天,维克多(我儿子,4岁)爸爸在网上买了一个电子体重秤,一家人纷纷站上面试新鲜。维克多更是把自己称了一遍又一遍没完没了,为小数点后面数字的变化兴奋不已。他渐渐发现是自己动作的变化引起了电子秤显示数字的变化,干脆就把电子秤搬到游戏垫上,又是坐又是躺又是趴,体重显示数字的大幅度变化让他很开心。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愿和你聊天?
【概要描述】昨天,维克多(我儿子,4岁)爸爸在网上买了一个电子体重秤,一家人纷纷站上面试新鲜。维克多更是把自己称了一遍又一遍没完没了,为小数点后面数字的变化兴奋不已。他渐渐发现是自己动作的变化引起了电子秤显示数字的变化,干脆就把电子秤搬到游戏垫上,又是坐又是躺又是趴,体重显示数字的大幅度变化让他很开心。
- 分类:亲子教育
- 作者:许荣荣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8-16 16:23
- 访问量:
-01-
昨天,维克多(我儿子,4岁)爸爸在网上买了一个电子体重秤,一家人纷纷站上面试新鲜。维克多更是把自己称了一遍又一遍没完没了,为小数点后面数字的变化兴奋不已。他渐渐发现是自己动作的变化引起了电子秤显示数字的变化,干脆就把电子秤搬到游戏垫上,又是坐又是躺又是趴,体重显示数字的大幅度变化让他很开心。
他对着我们喊:“快看,我只有10(斤)了!”
我和维克多爸爸还没有来得及回应,维克多爷爷先说话了:“这样称不对,你要整个人都站在上面称才是准的。”
维克多一听,一下子变脸了,转过头去皱着眉头对爷爷说:“我没有对你说话,我对爸爸妈妈说话呢,哼!”
维克多爸爸见状赶紧说:“不可以那样对爷爷说话。”他大概是为了体恤维克多爷爷的心情,又接着说:“爷爷说得也没错,你趴在上面那就只能称到你上半身的重量,下半身的重量还压在地板上呢,”
维克多一听,更加吹鼻子瞪眼:“爸爸,我也没跟你说话,我跟妈妈说话呢!”
爷爷奶奶来了以后,这样的情景时常发生。都说老人溺爱孩子,其实和溺爱同样经常发生的另一个问题是,老人特别喜欢“指导”孩子,他们并不会尝试去理解孩子语言和行为背后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只要看到表面不合常理或和不合自己的意愿,就立刻上前指导或阻止,试图直接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
然而大多数时候,孩子并不需要指导、建议或启发,他们只是单纯地跟我们分享他的快乐、满足、惊讶的心情。
当我们用理性的指导建议去回应孩子感性的心情,其实就堵住了他们情感流动的通道,会让他们觉得很憋,通俗点说,就是扫兴。而如果指导建议的话语里还带着对孩子的评判,比如维克多爷爷说的那句“这样称不对”,则更是容易引起对抗。
这样的交流会让孩子慢慢对我们闭上嘴巴,心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02-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个例子:
某人回忆,他小时候很爱打篮球,每次打完球都感到浑身酣畅淋漓,很痛快。他把这样的感受和爸爸分享,爸爸听后鼓励他说:“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听到爸爸的话,他感到很不得劲,心里堵得慌,然而他又不能说什么,因为爸爸说的字字句句都是对的。
这个例子让我也想到了自己童年的一件事:
我从小喜欢唱歌。初三那年,有一天,我手抄了王菲&那英《相约1998》的简谱,回来之后兴奋地拿出来跟爸爸分享我的欢喜。爸爸看后对我说:“有个兴趣爱好挺好的,人会觉得活着很有意思。人就是这样,一直学习或一直工作都不行,需要有个兴趣爱好来调节一下。”
我当时听后,也是那种感觉,憋得慌,觉得胸口有一股能量被堵在那里出不来。
而紧接着爸爸说的话,则是让我直接把这股能量压抑了下去。他微笑着温和地对我说:“不过你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现在学习是你的主要任务,爱好呢,就业余时间去做,要懂得劳逸结合。”
我“哦”了一声,不知道说什么了。
我爸爸也喜欢唱歌,我把简谱拿给他看,是因为我觉得他是家里最理解我的人,几乎相当于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可爸爸的话没有让我感到有丝毫的被理解,而且我隐隐觉得他是在批评我,好像抄简谱挤掉了学习的时间,是不对的。
对这一点我至今不确定,但那次之后,至少中考之前,我没有再抄过任何简谱。也没有再在爸爸面前表达过任何对唱歌的喜爱和见解。其实初三时候,我的成绩在年级前六七名之内,也算得上是个学霸,我从没有慢待学习,打心底不需要别人来提醒我。爸爸的提醒,唯一的效果,就是让我不再想和他聊有关兴趣爱好的话题,堵上了我和他之间的某条通道。
-03-
我的一个学心理学的朋友小A,也曾说过她小时候遇到的类似的一件事。
她那时候上小学六年级,班里有两三对早恋的同学。她是乖乖女,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知道学习。有一次她和村里一帮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年龄不等的女孩子一起做手工,里面的一个女孩好像精神上有点问题,期间突然发作,挨个骂她们。轮到骂她的时候是大概这样说的:“还有你,小A,别看你整天一副乖乖的样子,都是装的,我知道你和你们班的小B好上了,也不嫌害臊。你们全都假惺惺的!”
小A吓坏了,倒不是因为被别人说她和谁早恋,而是这个女孩精神发作的样子让她觉得很害怕。她赶紧跑回家把刚刚发生的事告诉了妈妈,没想到正在做饭的妈妈看都没看她就训道:“你好好干你的活,掺和别人的闲话干嘛?”
被妈妈训斥后,她感到一肚子的委屈,呆呆地站在那里,流着眼泪。
妈妈见她哭了,语气稍微缓和了些:“不要管别人说什么,你把自己管好就是了。听别人的闲话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小A说,虽然她妈妈后面这句话很有道理,但她仍然觉得很难受。她向我感叹:“你说,让父母好好听听孩子说话,怎么就这么难呢?”
-04-
是啊,父母倾听孩子、理解孩子,怎么就这么难呢?
在我看来,家长无法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而是急于评判、指导、建议、启发,大概是出于这三种心理:
1. 希望为孩子的成长扫除障碍。
我们常常指望记住一句道理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是,实际上,成长是从体验中获得的,间接的经验若没有相关的直接体验,也不会有什么启发意义。正如那句:“知道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人生。”
2. 急于保护孩子。
就像看到孩子往危险的地方走,我们会赶紧拉回来;大冬天孩子没穿棉袄就往外跑,我们会追上去给他穿上。我们希望避免伤害和损失。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这样的基本安全和健康隐患,没有特别重大的事,人是在错误中成长的,允许孩子在小事上犯错、试错,将来才会少在大事上出错。
3. 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权威。
这种情况常发生在老人对待孩子的方式上。当然不少父母也有这个问题。越是缺乏自我肯定,内心越是感到无力和失控,就越是容易在更为弱小的对象身上寻找力量感和控制感。孩子常常成为这样的对象。
-05-
可是,大多数时候,孩子真的并不需要大人的指导、建议、启发,更不需要评判,他们需要的,只是被倾听,被理解,能有人与他一起分享快乐和满足、一起分担痛苦和失落,能和他人建立心灵的连接,能被看见。
不管出于什么心理而忽略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就很难去理解自己,也很难理解他人。一来他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理解,二来,他可能都很难识别各种情绪。如此,孩子同理心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而且,那些不被父母看见、理解、接纳的情绪,慢慢地,孩子自己也会去压抑,而这些被压抑下去的情绪并不会消失,它仍然潜藏在我们的身体里,暗流涌动,又暗箱操作,可能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
更为严重的情感压抑,还可能导致一个人冷漠无情,形成人格障碍。
-06-
前面说到的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共情”。
共情不见得就是十分精准地用语言说出孩子的具体感受,这既困难,也没必要。共情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是我们渴望看见孩子、与孩子有心灵连接的意愿。有这个态度,很多时候,简单的一句“哦”“是这样啊”“你很难过”“你很生气”“我听着也好开心”“妈妈觉得你很委屈”……就能达到不错的共情效果。
共情的另一个层面,是和孩子的情绪同频。当孩子兴奋时,我们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表情也表现出兴奋;当孩子难过时,我们也表现出难过。这种状态就是对孩子的共情。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和倾听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放下评判,是倾听的开始。而共情式的倾听,则是人和人之间建立情感和心灵连接的桥梁。
除了基本安全、健康和礼貌,一般事情,尝试放弃对孩子进行过于主动的干预、指导、建议,除非孩子询问求助;尝试不要刻意启发,体验本身就在默默地启发着孩子。
让孩子做一个自在的孩子。让孩子愿意和我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