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的名义伤害
- 分类:亲子教育
- 作者:顾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8-11 16:3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前段时间走到哪里都能闻到考试的焦味,高考、会考二大举足轻重的考试,加上各类期末考试毕业考试,多少莘莘学子前仆后继,又焦灼了多少家长的心。最近阶段到我们中心来咨询的大都是已经焦虑得失了控的父母,有些母亲声泪俱下的控诉:我那么辛辛苦苦为孩子付出,孩子居然这样对我,小心翼翼对他,横竖不好,考试都不考了,我多年的心血被毁了。
以爱的名义伤害
【概要描述】前段时间走到哪里都能闻到考试的焦味,高考、会考二大举足轻重的考试,加上各类期末考试毕业考试,多少莘莘学子前仆后继,又焦灼了多少家长的心。最近阶段到我们中心来咨询的大都是已经焦虑得失了控的父母,有些母亲声泪俱下的控诉:我那么辛辛苦苦为孩子付出,孩子居然这样对我,小心翼翼对他,横竖不好,考试都不考了,我多年的心血被毁了。
- 分类:亲子教育
- 作者:顾怡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8-11 16:34
- 访问量:
前段时间走到哪里都能闻到考试的焦味,高考、会考二大举足轻重的考试,加上各类期末考试毕业考试,多少莘莘学子前仆后继,又焦灼了多少家长的心。最近阶段到我们中心来咨询的大都是已经焦虑得失了控的父母,有些母亲声泪俱下的控诉:我那么辛辛苦苦为孩子付出,孩子居然这样对我,小心翼翼对他,横竖不好,考试都不考了,我多年的心血被毁了。
看着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母亲,确实让我们感到同情。一句最共情的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同时我们必须要看到更加深刻的部分,才有机会帮助绝望的父母来重新解读我们的孩子,重获信心。否则只是一起混沌唏嘘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这些父母经常会说的经典台词是:我这是为你好!我爱你才这样做的。我知道什么对你是最好的。
咋一听,好像这些话不错啊,可是慢着,听听孩子的感受。
这个父母经典台词对应孩子的真实感受:郁闷、愤怒、躁狂、压抑、自闭、绝望。。。如果这些感受变成比较通用的话,那就是:你们从来就没有来了解过我的感受,我好像说什么都没有用,你们只知道自己想法,好像不需要我的想法,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
这些感受,夹杂着青春期本身的困惑,于是放大、放大,青春小鸟变成愤怒小鸟,不断冲击着父母,一直到父母或孩子某方崩溃为止。
这些孩子说的心声,在咨询室频繁出现,为什么会这样? 我也有了一些社会的反思。
目前被受孩子考试折磨的父母,大多数是60-70年代初的出生的人,在这个年代里出生的人经历了文革、高考恢复、改革开放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事件,这些事件冲击下,人很难有稳定的安全感,他必须要抓住一个社会认同的外在事物来认同确认自己。就像他们必须要有个成功的孩子来证明自己一样。这个年代高考恢复百废待兴的时代,确实有一批人靠读书找到更好的发展渠道,我们苏州话有句经典的描述:书包翻身。但同样有更多人没有机会能读书,这个失意就成了梦魇,鲜明的反差,于是这一代人就成了创伤而失落的一代人。
这代人追溯是由40-50年代出生的父母抚养的,这代人经历战乱、文革和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些终身都未能走出这样的创伤,比较典型的行为:极度的节俭,好像总是担心缺什么,无法安然享受生活,享受好像很罪恶的感觉。这一代人抚养孩子,会比较照顾孩子的吃、用、穿,极度自我牺牲,很习惯用食物表达爱,但无法充分照顾到孩子精神层面,加上那个年代教育资源的匮乏,读书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遗憾。
这些人成为父母后,出于自我补偿心理,会拼命把自己未圆的梦,重磅压在孩子身上。经常说的话是:我小时候没条件读书,现在条件好了,我都努力满足你,还有什么遗憾呢。并且美名其曰:我是为你好。一旦孩子没有符合期待那种焦虑是超乎寻常的,到考试更加紧张而崩溃了。
这二代都有个共同特征是:我小时候没有的,我现在拼命给你。但有个关键是都没有学习到,或者有这样一个概念,不是关注外在的,而是关注真正内在的。这也是一种传承。打破传承,我们需要自我深刻觉察,重新意识到把对方当成一个人,尽管他们是你的孩子,可是需要觉醒孩子同样不同于你,有他自己的精神世界,独特的存在面貌,他有他的时代背景,我们需要清晰得看到这点。
如果父母不愿意承认到这点,那么这样的亲子关系始终是僵化而停滞的,互相愤恨埋怨又纠缠。因为你的孩子心被你的期望、所谓的好给扼杀掉了,当一个主体不被承认,那么他不会有太大动力去发展自己,毁灭和破坏就成了最自然的事情。而现在最典型的行为就是,不去考试、不去上学,把父母逼疯掉。这是一个循环,你的期望扼杀了孩子,孩子用你的期望来折磨你。佛陀说: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就是这个道理。
在黑暗和泪水后,这个僵局是由痛苦带来的觉知打破的,我们不需要去改变我们出生,我们的父母,和我们本身自然的一切,共情自己。唯一不同的是我们需要承认自己的无助,承认未曾了解的孩子,承认他的愤怒,承认自己以爱的名义却伤害孩子,并且愿意重新去了解孩子。当你放下这个苦哀怨的角色,爱和希望,就在柔软和真实的背后悄然绽放。